纪念马尔克斯从尊重知识产权开始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4月17日离开了我们。他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在中国广为人知,然而被人们记住的还有马尔克斯当初曾发下狠话,发誓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他的作品。

  说出这句狠话也真怨不得马尔克斯先生。有媒体报道称,早在1990年,马尔克斯曾到北京和上海访问。那次中国之行给他留下颇为糟糕的印象,书店随处可见各出版社擅自出版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书。马尔克斯访问北京时对前来看他的文化界人士说:“各位都是盗版贩子啊!”

  也许是看到了国内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增加,马尔克斯先生在2011年将作品正式授权给中国的出版社,让中国读者有了合法阅读其作品的机会。随着他的离去,相信在短时间内又会掀起阅读其作品的热潮。不幸的是,被他所不齿的盗版依旧横行在网络之中,许多网站依然没有通过授权就私自提供马尔克斯先生作品的完整版下载。

  盗版一直是国内难以杜绝的现象,可以称得上是“顽疾”。最近在网络流传很火的琼瑶公开信也恰恰反映了这一问题。4月15日下午,琼瑶通过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的官微发布长微博,以公开信的形式向大陆广电总局举报大陆知名编剧于正抄袭。

  虽然于正表示,这只是一次无心的误撞,是否属于抄袭也没有在法律层面上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但这件事也再次将知识产权保护拉入人们的视野。虽然国家已经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但无论从受益方还是受众方似乎都还在做“热身运动”。其实商业中常说的一句话可以用在知识产权保护中,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正是因为有些人已经习惯了“免费”或者“廉价”,或者又是因为利益的驱使,才制造了盗版出现的“温床”。

  都知道盗版质量不好,比如盗版书,缺页少字的现象不在少数,为什么还会去购买?记者曾经问过一位购买盗版书籍的人为什么不购买正版?给记者的回答很简洁,因为便宜。对于会对作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并不关心。

  至于生产盗版的“出版方”,就更简单明了,就是为了利润。盗版的利润可以是好几倍。比如,盗版DVD,一张碟成本也就1至3元,出售价格可以达到5至15元,利润高达5倍之多。正是因为这种逐利的思想造成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漠视,最终使得盗版情况屡禁不止。

  国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应该多从提高公民意识入手,改变许多人长久养成的不良习惯。可以多举办一些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思想深入到每个公民的心里并被他们所接受。

  只有提高公民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素质,才不会叫盗版日益猖獗,才不会使下一位来中国访问的文学泰斗失望,才不会使中国在软实力的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