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一篇《少年不可欺》文章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19岁少年NIKO EDWARDS在文章中指责优酷网在为陌陌科技制作发布的广告片《追气球的熊孩子》抄袭其成果,由此引发国内众多网友热议,很多网友甚至在网上发起卸载优酷客户端行动。
面对网民的压力,12月1日,优酷网官微发布调查结果称,其拍摄的视频《追气球的熊孩子》标题与NIKO的文章重名,“故事脉络与NIKO的经历有类似的地方,其中地球的图片与NIKO发布的照片重合度较高”。“即使在法律范围内尚不能认定为侵权行为,但出于对原创的保护和尊重,再次公开表示歉意”。目前优酷已经撤下了这条视频,并将承担所有责任,对涉事的年轻员工批评教育。
如今,随着国内网民数量的增加,加上云技术、云数据的广泛应用,上网看影视剧和视频越来越方便了。据相关咨询机构发布资料称,2013年全年,中国互联网在线视频市场规模达128.1亿元,同比增长41.9%。未来几年预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7年预计将达366亿元。在受访者中,通过网络观看影视节目的已经占到整个受访者人数的四分之三,而依然选择传统电视来收看影视节目的仅仅占到四分之一。
或许你在上网看视频时,并不知道你看的是正版还是盗版。不过,网络文化带给我们精彩生活的同时,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明显还是有缺失的,尤其是互联网视频产业。目前,国内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中著作权案件占比很大,而发生在网络平台上的著作权侵权案件又占到近一半的比例。从国内法律条款来看,虽然国内法律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定性是清晰的,但在定量方面,由于法律责任过轻,导致对侵权者的处罚额度不高,甚至低于购买正规版权成本数倍,这是导致网络视频行业侵权案件频发的原因。近年来,快播、人人影视和射手网等涉嫌侵权被关停,今日头条版权纠纷以及土豆网涉擅播《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网络侵权事件的出现,表明在互联网视频行业保护知识产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作为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和生产者,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逐渐占据了网络文化的主流位置,他们拥有激情飞扬的文化创意,但是在如何保护自己创意所带来的知识产权方面缺乏意识,有的甚至因为网络侵权案件很难打赢官司,不得不采取一些非主流的维权方式。《少年不可欺》事件所引发的国人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热议,表明在如今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只有通过加大对网络侵权者的法律惩罚力度,才能保障这个年轻的文化产业得到健康长远发展。